影響我們決策的6個認知偏差。 天天微速訊
決策,是管理中一個很重大的命題。
所以,我“對如何做出正確決策”的命題十分感興趣。
最近我開始翻閱很多關于“決策”的書本,學習到很多關于決策的方法論。做出正確的決策,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其中一些 認知偏差 的影響程度尤其顯著,我也總結了幾個會影響我們決策的認知偏差或心理學陷阱,分享給你,幫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。
全文3000字,干貨很多,建議先收藏,再閱讀!
以下為正文!
根據(jù)John Hammond、Ralph Keeney 和 HowardRaiffa 等人的研究,一般人在做決定時都容易陷人以下六個常見的心理陷阱。
01
錨定效應
錨定效應,又稱沉錨效應、錨定陷阱,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學現(xiàn)象。
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,會將某些特定數(shù)值作為起始值,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。
也就是說, 人們在做決策時會不自覺地受最初所獲得的信息(錨定物)的影響。
就像一個錨,把船船固定了。
這些“錨”,就是一個先人為主的信息。
可能是某專家或名人發(fā)表的心得,報紙,雜志發(fā)表的調(diào)查結果,根據(jù)歷史數(shù)據(jù)所做的分析;或者領導者的一句話。
這些信息對我們的影響就像錨一樣,把我們的思維固定在某一個點的周圍,不敢離開太遠。
例如,領導者對某件事發(fā)表了個人的看法,下屬就不敢有別的想法;
一封電子郵件,告知吃某種食物可能會導致癌癥,盡管這封電子郵件的內(nèi)容并沒有科學依據(jù),但是有人看了,就不敢吃這種食物。
這些都是錨的陷阱,會在我們無意識間左右我們對某一問題的思考和判斷。
02
沉沒成本
沉沒成本是指 由于過去的決策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了的,而不能由現(xiàn)在或?qū)淼娜魏螞Q策改變的成本。
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時,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,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(jīng)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。
所有已經(jīng)發(fā)生不可收回的支出,如時間、金錢、精力等都可稱為“沉沒成本”(Sunk Cost)。
例如,你戀愛期間為對方付出的時間、金錢、心思,屬于沉沒成本;你學習一個專業(yè)所花費的時間屬于沉沒成本;你在一只爛股票里投入的錢屬于沉沒成本……生活中有數(shù)不清的沉沒成本的例子。
沉沒成本是我們?nèi)粘I钪写嬗械囊环N有趣的、非理性且頑固的心理。因為在一件事情上投入過成本,我們會變得更難放棄。
要強調(diào)的是:沉沒成本不是成本!做決策時,不要被沉沒成本干擾。
例如,結婚后發(fā)現(xiàn)不合適,到底應該離婚還是將就著過?
一般的三姑六婆肯定會說,“都結婚5年啦,孩子都有了,還能怎么辦?只能湊合著過了~”
這種想法是不對的!為什么呢?收益最大化的方法就是關注邊際效應。
當事情還可以改變時,就還有機會成本,當事情無法改變時,就沒有機會成本了,那么之前的付出都變成了沉沒成本了。
如果結婚后,夫妻雙方還能協(xié)調(diào)關系,重歸和好,恢復戀愛時的甜蜜關系,那應該繼續(xù)過,假如感情已經(jīng)破裂,徹底不合適,離婚是合適的止損方式。
否則,對雙方都是痛苦的折磨。
03
框架陷阱
框架陷阱 (Framing Trap) 是更容易掉人的陷阱。
比如,你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時間,有一天接到家鄉(xiāng)同學的電話說,他的公司最近決定調(diào)他到深圳工作,他下個月就要帶著妻兒來了,請你幫他在你家附近租套房子。
你接到這個電話后,非常熱心,立刻在你家附近做了大量調(diào)查,你去看了至少 10 套出租的房子,比較之下,向他推薦了 3 套,你甚至帶著數(shù)碼相機拍了很多照片傳給他,請他選定后,你就幫忙去交訂金。
表面上看,你是很夠交情的同學實際上,這里有一個框架的陷阱。
當初你的同學說,請幫忙在你家附近租一套房子,這就成了一個框架,你就在這個框架里面忙來忙去。
其實,如果你真是一位好朋友的話,應當先來探索這個框架的正確性。
也就是說,在你家附近租房子到底對你同學合不合適。
你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:
①同學來深圳工作是在哪一區(qū)?
②離你家有多遠?
③他的孩子幾歲?要上什么學校?
④他來深圳要待多久?是永久性的還是暫時性的?
否則他們一家大小搬來了,住到你家附近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每天上班路上要花一個小時,這個區(qū)域的小學又不理想,又因為租約而錯過了買房的好時機.....
到時候他反而會怪罪你當初不為他著想。
你盡心竭力地幫忙,卻幫了倒忙,這就是一個框架的陷阱。
有的時候,老板交代工作,往往因為一句沒有多加解釋的話,員工就被局限在一個框架里面跳不出來。
沒有花心思或者不敢去探究老板所給的這個框架本身是否正確,當然也就可能白忙一場,并做了不理想的決定。
04
證實效應
證實性偏差,是指當人確立的一個信念和觀念時,在收集和分析信息的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一種尋找支持這個信念的證據(jù)傾向。
也就是說,人們會很容易接受支持這個信念的信息,習慣性忽略否定這個信念的信息,甚至還會花更多的時間、精力去貶低與他們想法相左的觀點。
證實效應它具有以下三個特點:
總是在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(jù); 選擇性過濾掉不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(jù); 對于模棱兩可的證據(jù),喜歡往自己支持的觀點上面解釋。壁如說,我已經(jīng)決定買某一個區(qū)的房子,我就會收集各種各樣的證據(jù),來鞏固自己的這個決定、傾向,說這個地區(qū)多么好,這個地區(qū)的房子有各種各樣的優(yōu)點。
但是如果我的配偶說他不同意,他想去另外一個區(qū)買房子,他也收集了一些證據(jù),我就會盡量去輕視、降低那些證據(jù)的價值,而抬高我的證據(jù)來肯定我的傾向。
05
固收成規(guī)的陷阱
固守成規(guī)的陷阱 ( Status Quo Trap),即 只照舊做事,沒有問題就不愿改變。
因此,創(chuàng)新進步都不在思維的范圍內(nèi)。
但如果一個現(xiàn)有的資源分配,完全是資源的浪費,我們還要維持現(xiàn)狀嗎?
IBM前高級副總裁王嘉玲在東京發(fā)現(xiàn)過一個怪事。
如果坐汽車去東京的成田機場,在距機場幾分鐘車程的地方,有一個關卡,乘客會被檢查護照。
然而,必須有護照才能去機場嗎?如果只是去接人,也一定要有護照嗎?不應該是要出境時才需要檢查護照嗎?還沒有進機場就檢查護照這關卡有什么作用?
這讓王嘉玲非常疑惑,她經(jīng)過一番詢問,終于有位同事告訴她,在建造成田機場時,因為需要征收附近的農(nóng)用地,再加上交通流量增大,農(nóng)民覺得有噪聲,就極力反對工程,并有些抗議的行為,甚至發(fā)生過一次暴力沖突,于是政府就設了一個關卡。
在建設期間,沒有工作證件的人不準進入這個施工范圍。
然而機場建好后,那個關卡并沒有被撤掉,卻改為用于檢查護照,因為總要找個理由來保留這個已經(jīng)存在的關卡。
事實上,不需要護照也可以進機場,如果真的說沒有護照或沒帶護照,檢查員也會讓你過去,不可能叫你下車。
所以,這完全是一個存在多時,卻沒有作用、浪費資源的關卡。
然而,既然國家有這項資源和預算,又沒有人抗議,大家就這樣繼續(xù)浪費資源。
這就是固守成規(guī)的陷阱。成田機場投入使用幾十年后才取消了這個關卡。
06
估計和預測的陷阱
估計和預測的各種陷阱 (Estimating andForecasting Trap) 包括 過于自信陷阱、過于審慎陷阱、追憶陷阱 等等。
為了做出關于未來的決定,我們需要做一些對未來的估計和預測,但是我們的估計常常都是根據(jù)過去的經(jīng)驗和數(shù)據(jù)得來的。
如果過去的經(jīng)驗是成功的,我們就有可能過分自信;而過去的經(jīng)驗如果是失敗的,我們就可能會過分謹慎。
其實這兩者都不是幫助我們面對未來的好方法。
追憶的陷阱,就是我們根據(jù)記憶中某一重大事件的印象或某個特殊的案例,來評論未來,以偏概全,這些都是在預測未來時容易掉人的陷阱。
盡管我們可以根據(jù)過往經(jīng)驗,對各種不確定的事情做估計和預測,但無法判斷預測的準確度。
例如,根據(jù)前兩年經(jīng)驗,你認為油價在一年內(nèi)至少降到15美元每桶的概率大約為40%,而油價確實降到了那個水平,你無法衡量你估計的概率是對是錯。
結語
對任何心理陷阱最好的防范就是對它們保持警覺——不論它們是單獨出現(xiàn)還是共同作用。
古人云“凡事預則立”。
即使我們無法徹底消除大腦運轉中根深蒂固的偏見,但我們還是可以在決策過程中,設置一些準則和檢驗方法,從而在思維誤區(qū)演變成判斷失誤之前發(fā)現(xiàn)這些錯誤。
而了解這些陷阱和誤區(qū),是設置一些準則和檢驗方法的第一步。
所以,朋友們,設置好屬于你的科學決策的準則和檢驗方法了嗎?
關鍵詞:
2023-05-05 22:37:24
2023-05-05 21:41:48
2023-05-05 20:09:04
2023-05-05 19:40:33
2023-05-05 19:00:22
2023-05-05 18:36:54
2023-05-05 18:08:27
2023-05-05 17:40:49
2023-05-05 17:26:16
2023-05-05 17:03:33
2023-05-05 16:25:57
2023-05-05 15:25:25
2023-05-05 14:59:03
2023-05-05 14:19:44
2023-05-05 13:29:22
2023-05-05 12:17:03
資訊
品牌
24小時熱點